想改变对方,其实是不太可能的。但父母的意义不就在于互补嘛?

来源:母婴快讯     作者:王艳     发布时间:2022-02-17

  前几天跟几个朋友聚餐,中年老母亲的聚会嘛,话题永远也离不开孩子。

  其中一个朋友说起,你看你跟C爸多好,教育孩子这件事上都没冲突,拧成一股绳儿。不像我们,成天为了怎么带孩子吵架。

  我听了简直都要笑出声:我是哪里给了你们这种“错觉”?怎么可能呢,哪有育儿理念完全一致的两口子啊!

1

  育儿理念完全一致,也未免太苛刻了

  夫妻之间的个性和成长环境本就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导致两个人的性格、三观都不会一模一样。

  比如我家:我大大咧咧,C爸细致认真;我比较佛系,但C爸吹毛求疵。而且,有个扎心的事实哈,大概率上,我们找伴侣都是互补型。因为人基本上都会被对方身上优势、而自己不足的地方吸引。

  我大大咧咧的,就想找个心思细的;你不善言辞的,就想找个能说会道的。但是真正结婚后,这些不同,就会成为导致分歧最根本的原因。嫌弃对方太粗心,或者嫌弃对方过于细致。

  就像我之前吐槽C爸痴迷家务,留言有人说我凡尔赛一样。其实事实就是,我们自己邋遢,可能喜欢看别人干净,但当他要求我得跟他一个洁癖标准时,那我就不乐意了。只是大部分时候,无关大事我们都愿意忍耐和退让,但是到了养孩子这种大事上,就谁也不想让了。

  就拿年前CC快期末考试的时候来说,C爸觉得必须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每晚都试图把CC按在学习桌上复习、做题。但我就觉得,才小学二年级,没必要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要,看得路还长呢,不应该用过多学习任务打消整体学习积极性。

  类似这样的分歧,在我家随时都会上演。性格不同势必决定了,我俩对娃的要求不会一致。而不可调和之处就在于,教育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但你有没有疑惑过,我们的目标明明是高度一致的啊?

  你是孩子爹,我是孩子妈,我说这世界上再没有第三个人比父母二人希望孩子更好,没人反对吧?那为什么明明有一致目标,在达成过程中,却成了很多家庭矛盾的源头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

  2

  育儿理念的分歧根源是对家庭权利的争夺

  其实育儿理念争执背后,反映的是夫妻矛盾的难以调和。如果夫妻在育儿上经常出现分歧,很可能你们在很多问题上都会有分歧,因为这是你们之间的天然矛盾造成的。

  比如,CC玩完玩具经常忘收。C爸经常严厉地数落:你看你怎么又扔得哪都是,你能不能自己收拾好?我就觉得:小孩子本来就不可能像大人那么自律啊?你可以慢慢教啊,发什么脾气呢?两个人吵来吵去,你觉得你有理,他也觉得他没错,争执不休间再夹杂点个人情绪,到最后教育孩子,成了夫妻吵架。

  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表面上看,我们好像在讨论教育方式,在争执哪种方式对孩子才最好。矛盾的关键,已经跟孩子本身什么样子没关系了,根源是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讨厌对方的特质,我们就开始不由自主的焦虑,特别不想让孩子长大后也变成那样。

  说到这,矛盾就浮出水面了。

  ——是的,我就是不希望CC以后像C爸那样吹毛求疵。

  ——是的,他就是不希望CC以后像我这么丢三落四。

  而我们管教孩子,其实也不是在想着怎么让孩子更好,而是在争论谁对谁错,好像只要我妥协了,就是输了,我的尊严骄傲、孩子教育的掌控权、这个家的话语权,就丢了。

  3

  理念可以不一致,但仍要解决问题

  所以啊,结婚这么多年、养孩子这么多年,我觉得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是一场修行。我们都要去觉察和反省,并不断通过沟通去解决问题。最后聊聊,我跟C爸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01

  坦诚相见,求同存异

  如果你能真实的接纳另一半原本的样子,那孩子身上映射的类似“缺点”,你也不会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如果不能,那你吼孩子,其实只是在让她承担你的心理映射。

  为人父母,首先爱自己、爱伴侣,再爱孩子。因为孩子是你们的复制品,不喜欢原版,又怎么能喜欢再版的呢!我们首先把孩子的问题拉回到自身来,解决我们的矛盾点。

  首先大家应该一致承认吧,没有孩子是完美的。如果我们希望她继承我们双方的优点,完全摒弃双方的缺点,那是做梦呢!我们必须接受,孩子就是这样的。我们改变不了他的底色,但是,可以在他的底色上加以润色。所以,润色过程中,可以“求同存异”。

  同,是最终目的的一致,是原则性问题的一致。(比如不能棍棒教育、孩子每天多久屏幕时间等。)异,是教育方法的不同。有分歧不可怕,先要找到“同”,即双方共同的出发点,把重点放到解决问题上,避免在分歧上纠缠过久。

如何做到呢?拿前面考试举例:

  比如我,每每预感到矛盾的激化,都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自己想要什么结果?CC期末考试,我也想要她考出个好成绩,在这一点上,我俩的目标一定是一致的。

  矛盾点在哪?因为C爸从小一路学霸,他觉得必要的练习是非常有用的,不练怎么可能牢固?往更远说,他的职业跟他前期的成绩、学历息息相关,他就觉得好成绩十分重要。

  而我,小时候一路学渣,最讨厌刷题,高考超常发挥才华丽转身,而且毕业后,我的职业生涯跟成绩、学习关联就不大,我就觉得好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一些底层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两个走的完全不是一样的路,所以,本质的矛盾,在这里。

  那完全不可调和吗?当然不是,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她的未来有无数可能。我只需要看到,就算综合能力好,有个更高的学历不是更好嘛?C爸只需要知道,考试成绩、学历是适合少部分学霸的路,可以走,但是,不能以牺牲其他底层能力,让孩子成为应试的机器人为代价就行。

  是不是站在了C爸的对立面上?教育专家王霄曾经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所谓的观念一致,是要求别人和你一致呢,还是你要和别人一致呢?绝大多数人的答案一定是前者。

  C爸的方法没用吗?除了增加了一些作业量,似乎也没什么不对,我只是觉得他不听我的、不跟我保持一致,才跟他吵。当思考清楚这三个问题的时候,心里的纠结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也就能轻而易举的做的下面这一点:我尊重C爸的复习计划,只有一个前提,不强迫、不打骂、不以牺牲CC的自尊和自信为前提。

  最后,C爸也刷题之余注意方法态度,教CC规律题,最后CC自己上瘾的不行,主动要求加做。

  这样看来,是我这个妈妈狭隘了不?

02

  付诸行动,互为替补

  想改变对方,其实是不太可能的。但父母的意义不就在于互补嘛?互补的前提,就是付诸行动。爸爸觉得妈妈带娃太细致了,孩子缺乏勇敢坚强的品质,那你就多带孩子出门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对抗性的运动啊~妈妈身上不足的那部分,你不就补回来了?

  在共同育儿的道路上,就怕遇到这样的队友:对对方的教育理念嗤之以鼻。指手画脚,但自己却从不付诸行动。用行动和结果来说话,远比不断的言语争执更有效。

  世界之所以参差百态,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我们真的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和我们一样。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是如此,只要大的原则一致,就让对方试一试,又有什么关系呢?

  方法不同没关系,关键在于我们互相尊重,在这种环境的浸润之下,孩子才能学会尊重、懂得包容!万万不是吵出输赢,让孩子站在爸爸或者妈妈的肩膀上,反对另一个人。那样的孩子,既会不服管教,又不会快乐。成长是一场巨大的马拉松,良好的家庭教育其实是父母之间爱的“合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