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让小女孩在烈日下挖藕4小时为逼其读书:到底什么是有效教育
湖北咸宁的叶先生说, 11岁的女儿正处在叛逆期,学校老师和自己反映说,女儿不想读书,还跟老师顶嘴。叶先生很生气,便问女儿是想读书还是想回家。女儿选择回家,不要继续读书了。叶先生带女儿回家后,在烈日当头的正午,让女儿去地里挖藕,意图让女儿知道“不吃读书的苦,就必须吃生活的苦”,如果不好好读书就会像爸爸和爷爷一样,等待她的将会是吃不尽的生活的苦。在被太阳晒了4个小时之后,小女孩苦苦哀求父亲,并承认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很多人都赞同父亲的做法,觉得父亲的做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小女孩终于“迷途知返”, 主动要求重回学校。
但是,事情到这里就圆满解决了吗?让孩子回到学校就足够了吗? 笔者觉得父亲是希望小女孩能够好好学习,而不仅仅是待在学校里就可以了。
然而,父亲利用强迫劳动的做法,只能让女孩在父亲的权威之下,选择了一个不用身体受苦的退路,并不能让她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日后,小女孩但凡遇到了一个没有那么辛苦的出路,比如服务员或者保洁员,既不会忍受“学习的苦”也不用忍受身体的苦的工作,她仍然会放弃学业,另谋它路。
其实解决孩子想要放弃学业的问题,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是不想上学还是不爱学习,并针对具体的原因来解决问题。
不想上学:
很多时候,孩子不想上学,可能和学习本身无关,比如学校的环境对自己不太友好,比如因为某些不足遭到了同学的嘲笑;再比如说我们常常听说的校园霸凌;还有老师过分体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不想上学。
有很多时候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很多事情不能很好的处理和解决,也不知道如何跟父母说,只能采取回避态度,不愿意去上学。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找出成长过程中的遇到问题的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权威去逼迫孩子服从你所谓正确的结果。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还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不爱学习: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讨厌学校,而是不喜欢学习,那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了解:学习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学会一项知识之后的成就感却也是金钱买不到的甜。而教育孩子要“吃学习的苦”的家长,往往是自己本身就没尝到过学习的甜。
我们都知道,管理学的“胡萝卜和大棒”理论,要想让驴子多干活,只用大棒威逼那肯定是下下策,要想让驴子多干活,必须让它们尝到胡萝卜的甜,即干活的好处。
如果一项工作的计酬方式有两种,即不好好干活就扣钱,和干得越多赚得越多两种,那么哪一种会更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结果不言而喻!这就是心理学中,正向激励的重要作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更应该重视正向激励和积极引导。
而故事中父亲的结论表面看似有道理,其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孩子,不能粗暴地下结论,育儿先育己,高明的育儿方式是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而不是逼孩子认罪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