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的家庭教育严重的陷入了知识教育的误区,甚至是反生活的教育。

来源:母婴快讯     作者:王艳     发布时间:2022-01-17

  由腾讯新闻、腾讯育儿主办的2021TWP腾讯智慧育儿年度盛典于1月1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盛典汇聚育儿领域专家学者、母婴大V、行业协会与机构代表,以“向未来·一路童行”为主题,就当下养育环境、儿童教育热点及母婴趋势展开分析讨论,为实现母婴健康发展之路,寻求有价值的、变中求新的养育理念。

  圆桌论坛二:俯身聆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在“圆桌论坛二:俯身聆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环节,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储殷受邀出席,并就此话题展开精彩讨论。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正式实施。首次家庭教育专门立法,开启了依法育娃时代。孙云晓表示,《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了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主体责任和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不仅如此,《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法律,它对家庭教育是什么做出了解答。它把家庭教育概括为五个要点,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良好习惯,这五个点概括起来就是生活教育。中国现在的家庭教育严重的陷入了知识教育的误区,甚至是反生活的教育。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孙云晓

  孙云晓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做出了总结,他表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基于内在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第二是发展的需要;第三是报答的需要;最糟糕的是竞争需要,孩子在害怕输、害怕别人超过自己这件事上易产生成就焦虑或成绩焦虑。

  孙云晓认为,天才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蠢才选择不适合自己的道路。好父母的天职是发现孩子的潜能优势。在亲子陪伴中去观察孩子兴趣、优势,并给予充分的尊重、支持和保护,家长需要意识到,这将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最快乐乃至取得最大成就的区域。同时,孙云晓还强调,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要保持理性和分寸,要反思所谓的“爱”、为孩子好是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中国家长往往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校、好就业等作为评判教育成果的唯一方式。陈志文指出,当代家长焦虑、辛苦以及盲目进行教育投入的根源在于社会单一的评价体系。如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通过高考分数线决定是不是优秀人才;如某些选调生严格限定是一流院校的学生。社会评价体系如此是导致中国家长的崇拜与追随的根本原因。陈志文认为与其拼命择校,不如先以身作则当好家长,决定孩子未来的是家长,而不是仅靠名校名师。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

  陈志文在厘清社会和家庭之间责任的同时,也提醒家长要谨记为人父母的初心,即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其次要明白家长的职责是什么?家长不是教孩子知识,不是延续学校的职能。父母要教育的是孩子三观的问题、第二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当你培养出一个认真,用心、自律的孩子,一个有远大抱负、不拘泥于小我的孩子,他们会进行自我鞭策、自主成长。

  陈志文表示,现在家庭教育两极分化明显,一种是老派的权威型父母,意味着绝对的权利和不平等的亲子关系;另一种是过度强调平等的新型父母,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等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亲子关系必须平等,但要注意平等、尊重是要有前提的,在让他保持敬畏之心的基础上进行。

  陈志文提醒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成长、陪伴他摔跟头、陪伴他经历,而不是动辄伸手保护。亲子陪伴要在孩子真正需要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出现,但不要出手,让孩子经历他所应该经历的一切。经历过揉搓的孩子,才更有力量。

  法律出身的储殷认为,法律设置的目的主要分为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引导教育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其实更像是后者,它告诉了家长们教育方向在哪,要承担的养育义务有哪些。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非常关心的,但孩子在学习中的大多数问题恰恰不是学校能解决的。如专注度的问题、学习习惯的问题、上进心的问题、好奇心的问题、厌学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不是学校能解决,也不是学校造成的,这是家庭生活带来的。

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 储殷

  透过古今教育环境的差别,储殷指出了当下家庭教育的困境所在。为什么古人重视知识教育,因为书少,文盲率很高。知识匮乏时代的教育,知识是最重要的。而今天是知识过剩的教育,不缺书、不缺老师、不缺时间,是学习内驱力的问题。在知识泛滥、唾手可得的时代,今天的家庭教育要承担着完全不同的东西。

  储殷认为现在的中国家长有育儿焦虑情绪是正常现象。落后贫困地区的父母基本上是不存在育儿焦虑的,他们会在孩子初中时就送出去打工,原因在于很多家庭接触不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家长对孩子没有更多的期待。今天普遍的育儿焦虑是因为父母的眼界、知识水平更高,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规划和期待。

  在反思中国教育的问题上,储殷提出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的控制欲,父母要寻找跟孩子成长相协调的教育,而不是相对抗的教育。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成长就是远离父母、远离控制的过程。其次,储殷表示,没有输过的孩子是最脆弱最危险的,对于挫折的经受能力是成长中最重要的部分。

  储殷强调,家庭教育要密切关注,谨慎介入,孩子会自己找寻这个世界的规律,这个找寻的过程就是他们心智成长的过程。面对隔代教育问题,储殷给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首先明确责任主体,父母是孩子的责任主体,长辈只是帮助作用。其次向上管理,向下沟通,疑人不用。所有的管理都是为了孩子成长,要不停的了解孩子的反应。我们对待亲人往往本能的苛刻,这是糟糕的,把脾气留到外面,带着感恩和温柔回到家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