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不能苦自己,再甜不能甜孩子
文|十三姐
上周孩子他爹带娃在家做化学实验,他给自己全副武装,护目镜、口罩、手套和围裙一样不少,我问他给儿子做什么防护,他说:“他年纪轻轻一小伙子,需要防护什么啊!”
我:???
但我仔细盘了好几天,有所顿悟。
其实我自己也好不到哪去,这么多年来,大部分“给儿子买的好吃的”都是我自己想吃的,大部分“带娃去玩的地方”都是我自己想去的,大部分“为了孩子好”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为了我自己好。
如果我有罪,可以让法律来惩罚我,没必要通过克扣自己的欲望来实现伟大母亲的价值呈现啊。
以前,有时候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自私,不像个伟大的老母亲,但后来看看很多人也和我差不多,我也就平衡了。
现在90后们带娃都是把“不能苦了自己”挂嘴上的,好像突然被雷劈中,实现了人格回归似的。几千年来的「母爱神论」遭遇了颠覆,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鼓励生育的一种方式,年轻人看了之后拍手叫绝:哇哦,原来生娃后也不用苦了自己啊,好嘞,多生几个!
总感觉有什么暗物质在下一盘大棋,但又没有证据。
肯定有人会说:不不不,我可不是这样的,我每天省吃俭用,任劳任怨,把一切好的都给了娃,怎么说我不甜孩子呢?
没错,为了增加孩子的记忆力,你会去买深海鱼、蓝莓、坚果、全麦面包、菠菜、燕麦、营养品和提升智力的保健品......
其实跟你们小时候被爸妈扇两巴掌就妥妥地长了记性的逻辑是一样的。
这种“增加记忆力”的本质是为了提升成绩,是不是?很大成分是为了满足爹妈的虚荣心,是不是?
一天天的,看起来好像是“甜了孩子,苦了自己”,实际上呢,是让孩子吃了这些“甜头”以后更卖力地去满足爹妈的种种精神需求——
“我给你吃了那么多深海鱼,你怎么能不考第一?”
人的本能是渴望从回馈中获得快乐。
童漠男在脱口秀大会上说,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问90后00后「你们年轻人到底要怎样才愿意生一个孩子」,有一个答案深得我心:如果这个孩子他生下来就能养我,那我就要一个孩子...想想很有道理,你妈生你费多大劲,空着手就来吗?......
别说90后00后了,就连我这个80后,其实也暗戳戳地想过,如果我儿子现在就能开始养我该多好啊。
可这种梦想我们基本实现不了,这就是目前生娃的最大矛盾——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想摆烂被养的需求和孩子不能立刻养爹娘的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
在一个下着淅沥小雨的周末的清晨,孟子在居民区群租房伪装的补习班里给学生们讲孝道时曾说过:人生有两件大事,一件是“事亲”,一件是“守身”。
也就是孝分两种:养口体和养心智。伺候在侧,照料父母生活,是养口体;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
这届父母脑子活啊,一看娃还小,肯定养不了口体,但可以先养心智呀!
于是,早教班,奥数班,音乐美术体育班,作文英语科创班,都给报上了。这下孩子能出人头地,让父母以此为荣了,这不就是养心智嘛。
有的娃还穿着尿布湿呢,就要在蒙台梭利课和口语启蒙班里给爹妈养心智啦!
前几天我看到这样一个帖子:
这是一个妈妈发的贴,她的小孩还在读小学。这位妈妈社交账户里贴满了孩子的成绩和教材,晒着“四升五的暑假搞一搞雅思吧”。
大概全国人民口中所说的“上海家长特别擅长鸡英语”,就是中了这种妈妈的毒。我也是个上海妈妈,你们怎么不看看我?
我都不知道现在小学生的标准是雅思不低于8分了?就这样还neng得人家的妈妈脸疼肉疼心肝脾肺肾全都疼了。
我不理解她疼个什么劲,但是再一想,人家是“再苦不能苦自己”的老母亲,心里不可以苦的,必须要让孩子考个满分,让她甜起来。
她一定是周末在居民区群租房伪装的补习班里上过孟子老师的“养心智”孝道课程套餐,小学生养不了老母亲的心智就是不孝了。
这孩子要是12岁还没保上研,那就是大逆不道了。
现在育儿界有一股邪风,归纳起来就是"让小学生提前搞定大学生的东西"。
好多小学生已经考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雅思托福啥的也不少。他们中绝大多数还无法用中文写好一篇议论文,但能在各大英语考试的口语、阅读、写作环节里谈论医疗、汇率、哲学、教育和性别争议。
每次看到这种故事的时候,我总是心肝脾肺肾一颤,心里苦不堪言,哎,人家这些妈妈是命好,再苦不能苦自己,脸上一定要贴金,孩子苦点不要紧。
像我们这样的呢,主打“小孩什么年龄干什么事”,以为走在科学的赛道上悠然自乐,后来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妈甜,孩子也不如别人的孩子孝,简直double kill。
真搞不懂,这些小学生的父母到底在闹哪样,怎么就那么吃不了精神上的苦,非拔苗助长。
我有个朋友,孩子才上三年级,半夜三更不睡觉给我发消息,说又在为孩子学不学奥数而焦虑。
我本来想跟她摆事实讲道理劝她不要焦虑,后来想想怪累的,于是告诉她:学吧,虽然以后都没用,但至少让你不焦虑。
所以你看,大多数家长不就是这样吗,哪怕根本都不知道学了有没有用,但还是要让孩子学,目的就是为了自己不焦虑而已。
后来我意识到,这不是典型的“再苦不能苦自己,再甜不能甜孩子”嘛,我简直是助纣为虐啊。
越想越觉得愧对这孩子,我决定下次见面我一定要补偿他,送他一套《三年高考五年模拟》。